成都在網紅圈一直人氣爆棚,慢節奏是它強有力的標簽,大熊貓是它最合格的“代言人”;寬窄巷子、錦里……無數次地刷屏社交媒體,成都變成了一個非常宜居的、被過度“安逸化”,其實也被單調化了的城市。
而真實的成都,它的野心隨著鋼筋混凝土的搭建不斷向上。
“政治,詩歌,承諾,它們都是假的,只有數字不會撒謊,數字就像上帝的手稿一樣精確?!苯y計數據是城市流動方向的指南針,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總體格局下城市的相對地位、揭示城市發展的前景和趨勢。
我們從成都的數據中,破譯出了這座城市奮進的決心。
人才落戶政策開局完美
2018年人口增量28.53萬人
自人才落戶政策實施以來,成都人口增量在2018年達到了28.53萬人,增長率為1.8%,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。目前,成都已擁有1633萬人口,按照聯合國的標準,成都早已是城區人口數超過1000萬的“超級大城市”。
而這些還在不斷涌入成都的“儲備”人才,會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。
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
運營里程達到226公里
2018年,成都地鐵3號線二、三期順利開通,1號線三期也投入使用。同時,有軌電車蓉2號線也已在運行中。據統計,成都去年累計開通運行里程60.3公里,全成都目前運營線路長度共計226公里,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擔比率大幅提升。
天府中心 西博城地鐵站
駐蓉領事機構增至17個
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85家
成都要走出去,就要在對外合作方面發力。
目前,駐蓉領事機構已經增至17個,在國內僅次于上海和廣州。成都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大,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城市達到93個。除此之外,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85家。
國際航線達116條
蓉歐班列全年開行1591列
近年來,成都加快打造國際門戶樞紐。
截至4月2日,成都國際(地區)航線達到116條,2018年成都機場的旅客吞吐量52950529人次,同比增長6.3%,位列中國內地機場第四,躋身全球5000萬級機場俱樂部。
蓉歐快鐵國際班列通達 24個海外城市,已覆蓋亞洲、歐洲、北美洲、非洲、大洋洲的重要樞紐城市。蓉歐班列全年開行1591列、開行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。
“國際會展之都”比肩上海,
會展業年總收入超1100億元
在中國各大城市中,將會展業發展定位于“國際會展之都”的只有成都和上海,而成都的不同在于,它是以生態圈理念推動會展業的高質量發展的。
2018年1至10月,在成都共舉辦重大會展活動606場,展出總面積890萬平方米。年底,會展業的總收入超過1100億元,參展參會的人數突破1億人次。
空氣優良天數增加14天,
達到249天
隨著鐵腕治霾、大氣污染防治“650”工程等的推進,成都生態文明建設再上了一個臺階。
來自市環保局的數據顯示,從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,成都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49天,相比2017年增加了14天。也就是說,2018年,有超過全年三分之二天數的空氣質量優良天。
要了解成都在國際上的變化,我們就要在成都之上談成都。
2018年11月14日,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(GaWC)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——《世界城市名冊2018》正式出爐。這個通過檢驗城市間金融、專業、創新知識流情況來評選一座城市在世界城市網絡中的位置的名冊,再一次讓世界對成都側目。
沒錯,成都在《世界城市名冊》中又一次實現了跨級別躍升。在上一次排名中,成都連升四級,從世界四線城市(High-Sufficiency)升為世界二線城市(Beat-),成為當時所有城市中上升最快的。
今年,成都再次“開掛”, 排名上升至71,躍升2級為Beta+,僅次于北上廣深、香港、臺北。
可以看到,與成都同為新一線城市的杭州、武漢、南京等城市的世界城市排名均在成都之下,成都穩坐新一線的“領頭羊”位置。
成都作為一個西部腹地城市,能夠有如此成績,與當下的歷史機遇密不可分。在“一帶一路”和“長江經濟帶”新一輪國家戰略下,成都已從“蜀道難,難于上青天”的內陸天府之國,變成了開放前沿最具競爭力的新興熱土,帶著開放的基因,蛻變新生。
在全球城市格局中,中國城市鏈接世界的能力正不斷地提升,而中國成都,已然成為了世界的成都。
“天府新區是‘一帶一路’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,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,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,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,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,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?!?